|

《如何用线上工具评估美国 Mobile Home Park 投资标的》

——一次真实案例带你走过完整选址流程**

有时候,投资不是从 Excel 表格开始的,而是从打开 Google Maps 的那一刻开始的。

在这次课程中,讲师带着我们,用一个真实案例,现场演示了从“看卫星图”开始,到“看城市结构”结束的完整流程。
对很多第一次接触美国 Mobile Home Park(MHP)的同学而言,那种“啊!原来可以这样看城市!原来这些图里隐藏着这个区域的故事!

一 从线上工具出发,把模糊的城市看清楚

这次课程的主题,是如何利用各种在线工具——Google Maps、Walmart 分布、BestPlaces、Niche、FEMA 洪水图、城市官网等——系统分析一个 MHP 的位置与城市基本面。

讲师一边操作电脑,一边解释:

“选一个 Mobile Home Park,就像在大地图里找出哪里有‘人气、需求、稳定度’,而这些工具能让你真正看见一个城市的脉络。”

课程从一个真实案例出发,带我们从最直观的地图视角,一步步走向数据、就业、配套、风险,最终形成一套可复制的方法。

二、整体评估思路:

MHP 投资的本质是“找对地方”**

讲师特别强调一句话:

“MHP 的价值不只在地上那几块铁皮屋,而在城市人口和需求。”

因此,一套完整的筛选步骤非常重要:

  1. 先看卫星图的宏观区位
  2. 找 Walmart / Costco 判断人口密度 & 消费力
  3. 看道路位置与可见性
  4. 进数据网站看治安、收入、租金
  5. 看 FEMA 洪水图
  6. 看城市经济结构与主要雇主
  7. 最后综合判断是否值得继续 DD

讲师说:“如果你能做到这七步,你已经比 90% 的投资者更理性。

三、步骤一:从卫星图看一座城市的“真实面貌”

课程一开始,讲师让我们打开 Google Maps 的卫星视图。

屏幕上出现了价值几十万美元的 Mobile Home Park——但此刻它只是地图上的一片白色屋顶。

我们跟着讲师放大、移动、拉远,慢慢拼出这个区域的故事。

1. 先看周围是什么

讲师问:

“你们看,这个 Park 周围是一片什么?”

有人说住宅区,有人说学校,有人说商业。

讲师点点头:

“很好,这说明这是一个被城市包围的刚需地块。
如果你拉远一看,发现周围全是荒地、农地,那就要小心了。”

2. 为什么“被住宅包围”是好事?

因为:

  • 这里有人
  • 有家庭、有通勤、有日常生活
  • 这意味着租赁需求稳定

讲师笑着说:

MHP 最怕的是孤零零在荒野里。没人路过,也没人需要它。

这句话让所有人都默默点头。

四、步骤二:用 Walmart / Costco 看城市的“生命力”

讲师接着打开手机:

“你们看我最常查的第一件事:附近有没有 Walmart。”

为什么是 Walmart?

因为 Walmart 背后有一整套严谨的人口与消费力模型。
如果一个地方能撑起一家 Super Walmart,代表:

  • 人够多
  • 消费够稳定
  • 商圈够成熟

在本次案例中:

  • 最近的 Super Walmart 距离 Park 只有 9 分钟
  • 20 分钟范围内还有一家 Super Walmart

这是非常好的信号。

Costco / Sam’s Club:进一步证明“人口层级”

本案中:

  • Costco:23 分钟
  • Sam’s Club:10–14 分钟

讲师说:

“一个城市同时有 Costco + Sam’s,说明至少是一个区域型中心城市了。”

对 MHP 而言,这意味着需求稳定商业成熟度高

五、步骤三:道路位置与可见性——决定你每天接到多少电话

讲师切换回地图,指着 Park 前面那条马路说:

“你们注意看,它就在主干道旁边。这太加分了。”

为什么?

因为越临近主路:

  • 曝光多
  • 路过的人多
  • 看到“空位出租”广告的人多
  • 租客来去方便
  • 未来转售更容易

讲师举了个真实例子:

“我们曾经收过一个藏在树林里的 Park,车子开进去要拐五次弯……
连 Uber 都找不到,更别说租客了。”

安静的地方适合住宅,但不一定适合 MHP。

六、步骤四:用数据网站判断治安、收入与宜居度

讲师打开 BestPlaces / Niche 之类的数据网站。

屏幕上出现一张彩色的治安图:

  • 绿色:较好
  • 黄色:中等
  • 红色:较差

本案中:

  • Park 位于 黄绿交界
  • 不在深红区
  • 旁边虽然有比较差的区域,但不在最差核心

讲师说:

“MHP 很现实,不需要住豪宅的区,但一定不能选在治安最差的区。”

同样地,收入图的分布也显示了本地区是“中等偏上”的工薪层,稳定、有工作、有支付能力。

七、步骤五:FEMA 洪水图——风险在哪,就不能装作没看到

讲师打开 FEMA 洪水风险图。

本案中:

  • Park 所在地块没有上色(即低风险)
  • 不靠河、不靠海
  • 不在淹水区

讲师解释大家最常问的“0.2% 概率”:

“不是说 500 年才淹一次,而是每一年都有 0.2% 的可能。
你可以把它理解为‘极低但不是零’的风险。”

他提醒:

“不要投资在蓝色、红色高风险区。一个大雨就把你淹到保险理赔部门去。”

全班笑了,但每个人都记住了。

八、步骤六:城市经济结构——这座城市的未来值多少钱?

讲师最后打开城市官网、维基百科、BestPlaces 的城市介绍:

  • 看人口规模是否在增长
  • 看城市是否有产业支撑
  • 看主要雇主是否稳健

他特别强调:

Healthcare + Government 是最稳定的两个产业。

如果一个城市有:

  • 大医院
  • 市政府
  • 大学
  • 物流中心
  • 稳定制造业

那么对 MHP 来说就是非常长线的保险

在本案例中:

  • 犯罪率可接受
  • 未来发展评分不错
  • 就业结构健康

讲师总结:

“这不是能一夜暴富的城市,但绝对适合长期持有稳定现金流的 MHP。”

九、选址原则与千万不要碰的情况

最后,讲师列出了几条“血泪经验”:

1. 不要碰非常偏远的小镇

——未来能不能退出是大问题

2. 不要碰整片红区治安差的城市

——管理成本极高

3. 优先选择:

  • 城市内部/紧邻生活圈
  • 附近有 Walmart/Costco/Sam’s
  • 邻近主道路
  • 不在洪水风险区
  • 有稳定的政府/医院/教育就业

4. 心态要现实

讲师说:

“MHP 不需要完美的绿区,只需要‘足够稳定,可管理’。”

这句话让全场放松了——因为真正好、便宜、全绿的区域根本不存在。

十、小结:用线上工具,让你的判断更理性、更底气十足

整堂课最核心的收获就是:

用线上工具,把‘感觉不错’变成‘数据支持’的判断。

流程很简单,却极其有效:

  1. 看卫星图
  2. 看 Walmart / Costco
  3. 看主干道
  4. 看治安 / 收入 / 租金
  5. 看 FEMA
  6. 看城市就业结构
  7. 最终综合判断

当你习惯使用这些工具,你会发现:

原本陌生的城市,会变得像你已经住过一样熟悉。
原本模糊的直觉,会有数据帮你撑腰。
原本让人焦虑的投资决策,会变得越来越可控、越来越有逻辑。


Discover more from Elitereviewer

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.